返回主站
医疗卫生

〖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卫生队伍

1984年全区有卫生人员93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90人,占总人数的84.76%。在卫生技术人员中,主治医师级29人,医师级213人,医士级319人,其它初级卫生技术人员229人。1996年,全区有卫生人员106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69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有中医师76人,西医师317人,护师132人,中西药师41人,技师25人,中西医士60人,护士98人,助产士12人,中西药士25人,技士25人。其它卫生人员58人。

第二节  地方病与传染病

一、地方病

建区初,辖区区域较大,在当时的部分山区存在着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地方病。曾查出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8883人,发病率占受检人数的8.5%。经口服碘化物治疗,当年治愈4676人,治愈率达52.64%。同时采取在发病区饮用水,食盐中加碘的方法积极预防。1964年区划变更后,上街区已非地方病区,多次监测未发现地方病。

二、传染病

据调查统计,有18种急性传染病在境内发生和流行过,分别是白喉、流脑、百日咳、猩红热、麻疹、流感、痢疾、伤寒、副伤寒、肝炎、脊髓灰质炎、乙脑、疟疾、斑疹、黑热病、出血热、布鲁氏杆菌病、霍乱等。经过多年防治,一些传染病已绝迹(布鲁氏杆菌病、黑热病、白喉、脊髓灰质炎分别自1963、1966、1967、1968年绝迹),其他多种传染病也基本控制发病率。

疟疾:1958年分散,1959年开始流行,当年发病1671人。1971年疟疾的年发病率为92.32/10万,从1971年至1988年共有1721人感染疟疾。自1989年起无疟疾发生,1991年辖区被宣布为基本无疟区。

痢疾:每年均有发生。1984年发病240人,发病率494.15/10万。1990年发病158人,发病率下降到297.92/10万。1996年发病43人,发病率与1984年比下降了83.33%。

病毒性肝炎:每年均有发生。1987年发病117例,发病率为288.08/10万。1991年发病88人,发病率为165.37/10万。1996年发病66人,发病率102.16/10万。

第三节  卫生保健

一、爱国卫生运动

1958年9月成立上街区消灭“五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臭虫)指挥部,1962年9月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农村卫生。1985年前,主要抓农村“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良厕所、改良畜圈、改良锅灶、改良环境卫生、改良水井)和除害灭病等工作。1986年以来结合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主要抓改水、改厕和灭鼠工作。1991年村村吃上自来水,获国家改水先进区称号。至1996年底改厕9280个,改厕率达93%。鼠密度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经监测阳性房间控制在3%以下。

城市卫生。开展“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门内达标”(达到卫生标准)活动,实行周末卫生日制度,绿化、美化、净化环境。

1978~1985年硬化路面4100平方米,新建花坛1996个,植树151159棵,清理垃圾116560立方米。1990年以后,加强城市市容建设。1996年大力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突击清运垃圾800多吨,硬化路面5100平方米,城市卫生面貌明显好转。

二、食品卫生

1980年以前,食品卫生工作由区卫生科指定专人督促执行,1960年培训食品卫生检验员746名。1981~1982年对上街区的1777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1983年《食品卫生法(试行)》实施,举办食品卫生学习班55期,参训人员1625人次,对从业人员进行了体检,体检率达90%以上。查出并调离禁忌患者67人,发放卫生许可证381个,占应发放总数的94%。1985年5月上街区三名食品卫生监督员正式着装。1996年上街区共有食品卫生监督员11人,全年发放卫生许可证760个,正确发放率100%,从业人员体检2328人,体检率100%,体检合格率94.4%,组织联合卫生检查3次。对违法经营的88户,罚款32590元,限期停业整改35户,查处销毁伪劣变质食品800多公斤。

三、计划免疫

自建区以来,每年都开展预防接种工作。随着预防医学的发展,接种的各种生物制品不断增加,接种率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1958~1970年全区共接种16种生物制品,计约76万人次。1971~1984年接种12种生物制品,计约81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