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让工会驿站成为“暖心港湾” ;做通航领域“技术+管理”的“双核”人才;“无人机”科技盛宴点亮校园
来源:上街发布  时间:2025/09/15  

上街区:让工会驿站成为“暖心港湾” 

一杯水、一次充电、一场义诊、一堂讲座……上街区通过为工会驿站增能提质,正用一个个“小而全”的工会驿站,串联起城市的温情与善意,为户外劳动者筑起“热可纳凉、冷可取暖”的温馨港湾。近日,在上街区中心路街道金苑社区工会驿站,法律援助律师正在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人员进行相关法律知识普及,而在随后的手工非遗制作环节,大家都沉浸在体验非遗扎染的乐趣中。在这个工会驿站,户外劳动者扫码入内可以享受到临时休息、免费饮水、手机充电等暖心服务。上街区中心路街道金苑社区党总支书记 张蕾:“我们定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组建导师团提供法律心理服务。为了更好融入社会治理,我们还邀请了外卖小哥当流动网格员,链接我们辖区的爱心商户打造友好街区,规划专属停车位,让户外劳动者得关怀、有归属。”在济源路街道商业街社区工会驿站,外卖骑手、物业工作人员、环卫工人齐聚一起,共同聆听上街区中医院的医生为大家带来的健康知识讲座,还依次进行了血压、血糖的检测。

上街区中环洁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刘兴广:“自从有了工会驿站,我们能去里面热饭、喝开水,特别方便。像今天,驿站还组织我们学习安全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特别关心我们的身体,这些关怀让我们干活更有动力了。”

上街区济源路街道商业街社区党委书记 许银昊:“我们秉持以职工为中心的理念,定期开展送清凉、读书分享、心理健康讲座等关爱活动,以实际行动切实提升劳动者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让我们的工会驿站真正成为户外劳动者温暖的港湾。”据了解,近年来,上街区总工会紧紧围绕民生实事项目目标及市总工会建设部署,以优化布局、提升管理、拓展服务为抓手,推动全区27家工会驿站提质增效,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多举措为职工、群众提供暖心服务。上街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主任 籍袁萌珊:“下一步,上街区总工会将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持续探索“驿站+融合服务”模式,拓展特色活动项目,努力将工会驿站打造成为传递关怀、凝聚力量、彰显城市温度的温馨港湾。”

陈康:做通航领域“技术+管理”的“双核”人才 

陈康,是河南三和航空工业有限公司的一名飞控研发工程师。虽然才刚刚入职半年,但经过前期的实习,加上专业背景的支撑,不仅快速上手并在研发部门站稳脚跟。他未来,有更长远的规划,力争做一名“技术+管理”的核心人才,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河南三和航空工业有限公司飞控研发工程师 陈康:“你首先进行飞控解锁,我已经看到了,我这边已经航线上传,我们起飞到下一个航点,我给你设置速度是30,你进行推杆。”

在河南三和航空工业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飞控研发工程师陈康正在和同事一起,对模拟飞行线路进行编码设定。据介绍,陈康是今年新入职到三和航空的新锐飞控研发人才。

河南三和航空工业有限公司飞控研发工程师 陈康:“我是江苏理工学院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之前在三和航空实习了一年,今年2月份入职,目前主要工作是研究飞控导航算法。”

河南三和目前主要是以工业级大载荷长航时纵列无人飞行器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主,目前最大载重量已超吨级,而且企业涉及的所有产品均为自主研发。这就要求作为企业的研发人员,要走常人没走过的路,并且把这条路走成自己的路。

河南三和航空工业有限公司飞控研发工程师 陈康:“对飞机在长续航飞行的航线当中,需要保证它的定位精度,以及姿态的控制性,还有一个通讯的延时性,这几个方面是目前正在研发的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实习和工作,加上研发团队其他伙伴的鼎力相助,有机器人和飞行器设计的专业背景加持,目前陈康已经在河南三和站稳了脚跟,研发工作也已步入正轨。

河南三和航空工业有限公司飞控研发工程师 陈康:“我对公司的发展前景相当看好,未来希望能成为技术与管理并重的复合型人才。技术上,我想攻克公司大项目的现有痛点,进一步提升其定位精度和航线性能;管理上,我希望能和同事维系好关系,成为团队的带领者。”

上街区:“无人机”科技盛宴点亮校园

近日,一场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科技盛宴在上街区钱学森小学启幕,让600多名师生沉浸式感受科技魅力,点燃探索热情。

活动中,精彩的科技表演与展示环节成为全场焦点。空中,无人机拉烟表演划出绚丽轨迹,引得现场阵阵欢呼;地面,垂起无人机、航拍无人机、植保无人机等整齐陈列,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不同无人机的功能与用途,各类特色无人机互动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其中,无人机体验区最受欢迎,孩子们排起长队,迫不及待地亲手操控足球无人机、编程无人机,在实操中感受科技的乐趣,专注的神情与脸上的笑容,成为现场最动人的画面。

上街区钱学森小学科技体育老师 刘一:“这次科技节活动,对孩子们来说不仅是一次技能体验,更让他们感受到科技魅力,培养了动手能力和专注力。”

此外,航模展示区内,专业飞行员现场讲解航模知识,手把手教孩子们识别航模部件;应急急救知识展示区,工作人员演示急救技能,普及安全常识;科普展品展示区,趣味十足的科学道具吸引孩子们动手体验。

学生:“以前只在天上见过无人机,今天能在现场亲手操作体验,我特别激动,原来科技如此发达。”

学生:“今天在学校看到很多同学手工制作的科技作品,还有那些有趣的体验器材,深切感受到祖国科技日益发达。”

上街区科协党组书记 主席 邢蕊:“我们以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参与为核心,把流动科技馆、无人机操作、航天科普应急知识、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等内容搬进学校,就是希望用孩子能触摸、能操作的方式,打破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让航天梦、科学梦真正在他们心里扎根。”

未来,上街区科协还将联动社会各界,推动科普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让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科学探索的热情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动力源”,携手营造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让科学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