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整合师资综合保障,提升社团活动质量。整合艺体机构、离退休教师、非遗传承人等资源,打造跨学科协作平台,推动社团师资增量扩容。建立“过程性评价+成果展示”双轨考核,如社团活跃度、学生作品质量,完善动态评价激励机制,确保社团发展提质增效。
二是构建多元社团体系,挖掘学生发展潜能。结合学生兴趣与社区文化特色,打造覆盖科技、艺术、体育、非遗等领域的社团体系,开设培育“掐丝珐琅”“青丝绮裳坊”、无人机、智能机器人、建筑模型等多元社团,打造“一校一品一特色”的生动格局。
三是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彰显全面育人成效。联合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通过举办“家长开放日”“非遗体验”等活动,加强家校社信息流通与资源共享,激励社团管理模式创新,形成社团成果由家庭参与再到社会认可的良性循环,为社团发展注入多方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