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精准施策。组建专班深入各中小学校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实情,与老师面对面座谈交流,就减轻教师负担听取一线教师意见建议;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检查评比、社会事务、文件会议、调研统计、抽调借用、校园值班值守等6方面17项重点排查整治事项,全力优化教育教学氛围。
二是建章立制。为确保教师减负长效落实,制定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标准,建立申请审批制度,确定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8项;建立健全督查检查报备审批制度,未列入督导检查计划的或未经教育部门审批的督查事项原则上不开展;同时做好政策宣传和正面引导,在省、市教育局官网、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征集问题线索,畅通反映渠道,自觉接受各界监督,不断巩固治理成果。
三是高效推进。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教育系统在检查评比过频、各项任务进校园事项过频、过度占用教师精力、抽调借用教师等问题方面成效显著。坚持“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工作原则,将心理健康、校园安全、食品卫生等检查事项进行整合,开展综合类督导检查1次;优化课程设置,减少不必要的考试和评比,减轻教师教学任务负担;严格落实上级关于抽调借用教师要求,不存在抽调借用教师现象;严格控制会议频次和时间,本学期开展综合会议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