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郑州市的大力支持下,上街区乘着国家低空开放的东风,持续坚持技术创新发展之路,充分发挥人才、功能、区位与专业优势,瞄准了当时比较冷门的通航产业。
此后,从无到有的通航产业一直是郑州市委市政府和上街区委区政府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产业。2017年1月4日,郑州市成功获批首批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上街区是主要承载区。2019年,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发展指数在全国26个示范区中排名第六。完善基础设施、引进项目、培育产业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上街区通航产业构建起“制造、运营、服务”三业联动的发展格局,走在全国前列。
目前,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累计入驻通航类企业36家,机队规模67架。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还积极利用辖区资源推进“通航+文旅”深度融合,航空科普基地近年来累计吸引研学团队60万人次,低空旅游载客起降万余架次,成为河南最热门的航空文化“打卡地”。上街区通航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经过多轮升级改造,上街机场目前已是全国条件最好的通用机场之一,飞行区等级达到4C,可满足波音737-700、空客A320等窄体客机的起降需求。在这里连续举办四届的郑州航展更是让“南有珠海、北有郑州”的航空会展格局,成为业内共识。
十余年间,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到“我见青山多妩媚”,从“将登太行雪满山”到“轻舟已过万重山”,上街区的通航产业发展已然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