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郑州通航示范区围绕通用航空领域产业链条,多维度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化通用航空人才培养新机制。
一是打造“双校园”人才学习模式。与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等省内高校合作,通过开展“线场课堂”,把学校建在企业厂房,把课程开在生产一线,订单式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校企人才供需无缝对接,已累计为通航产业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700余名。
二是建立“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郑州通航示范区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育人主体作用,引导校企双方共建产学融合基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先后挂牌成立,政校企地多方协同育人平台逐渐形成。
三是做优“多点位”人才储备模式。整合永翔、啸鹰、乔海等通航企业优势资源,面向中小幼学生打造航空科普研学旅游基地,持续推进“航空科普进校园”活动,以多主题、沉浸式的航空体验和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走进航空文化、了解航空精神。今年以来,已接待省市内外研学团队40余批次,共计2万余人;累计走进郑州市36所中小学,受益学生3万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