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路街道结合“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总要求,立足自身在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方面的工作实际,坚持做到工作上早部署、责任上再靠实、措施上更精细,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备汛工作,筑牢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固防线。
强化组织压责任。街道制定了《上街区济源路街道办事处防汛应急预案》《上街区济源路街道办事处紧急避险专项预案》等一系列预案、方案,成立了防汛应急指挥部,明确各科室、社区责任分工,全面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同时充分发挥党员、民兵等队伍在应急工作中的骨干作用,组建了170余人应急救援队伍。
强化物资促保障。加强防汛抢险物资管理,严格调用程序,确保需要时调得动、拿得出、用得上。街道目前备有防汛沙袋3500余袋,编织袋4200条,抽水泵10台、救生抛投器2套,救生衣129件,雨衣雨鞋400余套等防汛应急物资,形成了防汛物资有保障的工作格局。
强化宣传抓防范。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充分利用微信群、源源在上街公众号、LED滚动屏等方式宣传防汛、相关紧急避险等知识,有效提高群众防汛抗洪意识和能力。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及防汛专业知识培训,不断加强群众自救互救知识教育,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
强化排查消隐患。街道结合去年汛期情况,制作了重点防范部位图,将辖区道路划分为20个重点防汛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并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方案,建立隐患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切实做到责任、措施、时限和预案“四落实”。针对淮阳路立交桥、白马寺立交桥等重点隐患部位,及时设置警戒标识,必要时采取断行等应急措施,确保群众安全。
强化责任抓落实。街道严格落实重点区域责任制,建立三定责任人(社区责任人、单位责任人、抢险责任人),接到强降雨预警时,相关责任人第一时间到岗,及时处置险情,发生重大险情及时联系抢险责任人,迅速进行抢险救援。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严禁漏岗、离岗、脱岗现象。强化防汛信息报送,如遇险情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切实把汛期安全讲在嘴上、抓在手上、记在心上,做到“零容忍、零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