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峡窝镇始终坚持以“零案件”“零上访”“零事故”创建工作为重点,将人民调解思想贯穿融入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处置工作始终,引入社会力量,组建起“信访接待站”“矛盾化解帮帮团”“法治超市”等基层调解平台,成员由镇派出所、司法所、爱心律师、民调员等人员组成,帮帮团的成员懂法律、通人情、熟习俗、有权威,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奠定了基础。他们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达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为群众搭建起“最多跑一地”的便利化矛盾纠纷解决渠道,营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素质提升,推动调解队伍建设专业化
坚持把提高调解队伍专业素质作为重要抓手,加强专兼职调解员队伍建设,明确各村(社区)专职调解人员,并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专业律师、企业家、志愿者等担任兼职调解员,不断拓宽调节队伍来源渠道,优化队伍结构,同时,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邀请仲裁机构、专业律师等进行专题授课,学习了解矛盾纠纷争议处理的流程、方法、技巧,提升调解员自主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同时,加强调解员管理制度,规范工作行为,严格工作纪律,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增强调解员廉洁自律意识,提高调解工作的服务质效。
强化联动协同,推动调解工作制度化
建立完善上下协同、部门联动的运行机制,借助网格化平台,建立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按照“摸排在前、控制在前、调解在前”的原则,对重要时间节点、重点企业、重点群体等开展集中排查,确保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切实形成了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有效衔接镇综治办、村镇办、司法所、工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各责任部门积极参与、相互协作,形成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联动工作格局,确保信息收集、情况报告、指挥处置各环节紧密衔接,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的发展。
强化创新服务,推动调解工作常态化
坚持把服务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推行“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应用,安排专人负责平台管理工作,熟练掌握平台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确保在线调解工作稳步推进。采取建立微信工作群、入企入村宣传、张贴平台二维码、解答群众咨询等方式,积极引导申请人利用手机或者电脑终端,随时随地申请调解,实现调解服务从“线下跑”向“网上办”转变。截至目前,先后接待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受理调解申请百余件,为群众挽回损失500余万元。切实有效地发挥了基层调解组织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减压器”和“第一道防线”作用。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下一步,峡窝镇将继续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制度,积极团结凝聚各方力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发挥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帮教员、治安员、服务员的作用,以群众最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化解矛盾,最大限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确保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当好中间的协调员,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