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是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一周年,随着分类运营服务企业的全面入驻并开展工作,市民踊跃参与,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超过90%,分类意识普遍增强,分类习惯初步形成。已创建朱寨社区、观沟社区、陇海安居等多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年来,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率、投放率、知晓率均出现大幅提升。根据抽样调查结果,知晓率98%、参与率90%、准确投放率在60%左右。适应垃圾分类需求的投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体系正在加快建立完善。
前端分类投放方面,通过两批次的公开招标,全区60余个社区、270余个小区、7.44万户由三家专业公司进行全覆盖,累计投放其他垃圾桶3163个、厨余垃圾桶1291个、可回收物桶321个、有害垃圾桶344个,智能分类设备12台、手动回收柜29组、有毒有害柜21组、废旧织物回收箱113个、可回收物阳光房11处,聘请宣传员督导员318人。我区傲蓝得环保公司采取的“撤桶并点+可回收物自助智能回收”模式在2020年11月份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组织的“2020年度环卫行业典型案例”评选中评为“入选案例”。2020年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年度排名全市县市组第三名。
分类运输方面,今年新购置3台新能源厨余垃圾压缩运输车,对老旧的燃油其他垃圾转运车全部更新为统一颜色、统一标识、统一样式的新能源车辆,目前全区共有分类运输车辆52台。
末端处理设施方面,日处理136吨的区级生活垃圾分拣中心正在加快施工,预计年底前全部建成投用。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目前,居民自主垃圾分类习惯尚未完全养成,小区间还不平衡,差异比较大,“二次分拣”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分类设施规范性还不够,分类厢房、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暂存点建设和管理水平还需提高。源头减量还有较大潜力,餐饮服务单位厨余垃圾、外卖餐盒、商品包装等方面仍需加大减量力度。市民在垃圾清运不及时、桶站日常维护不到位、大件及装修垃圾乱堆放等方面的诉求量仍然不少。
生活垃圾分类实施一年,不是推进垃圾分类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下一步,区城管局将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推动垃圾分类再上新台阶、实现新提升。
一是巩固提升市民家庭自主分类水平。协调各镇办社区配合分类运营公司开展入户回访,上门听取意见,提供指导。通过桶站值守、上门指导、积分奖励、“红黑榜”、城管执法进社区等措施,促进市民自主分类习惯养成。
二是进一步健全分类设施网络。进一步优化各品类垃圾投放点设置,加强日常维护,确保收集容器无满冒、无破损、无异味。完善功能,提升便利化水平。
三是稳步推进“集中分类+定时定点”的垃圾分类新模式。按照市政府要求,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将定时定点投放箱房纳入改造范围,充分考虑实用性、便利性,满足功能需要,年底前高标准建设24座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箱房。同时规范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收集运输处理。
四是深入开展垃圾清运不及时专项治理。做好垃圾投放点运行管理,减少垃圾满冒堆放现象发生。督促清运单位合理规划收运时间和路线,在节假日、早晚高峰期增加收运频次,规范收集运输作业,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对诉求量排名前的小区进行跟踪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