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民互动 嘉宾访谈
访谈实录
访谈实录
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时间 2020-05-11 09:31:18
主办单位 上街区政府
状态 已结束
  • 主持人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到上街区人民政府网站的“在线访谈”栏目来互动交流。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郑州市上街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张海涛,交流的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围绕这个主题,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
  • 嘉宾 嘉宾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通过在线访谈栏目与网友们、市民朋友们进行交流沟通。首先,我代表上街区应急管理局感谢广大网民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区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真诚地希望广大网友对我们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 主持人 主持人
    接下来看一下网友的提问。
  • 网友
    我国“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
  • 嘉宾 嘉宾
    经国务院同意,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 网友
    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几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 嘉宾 嘉宾
    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 网友
    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什么?
  • 嘉宾 嘉宾
    2020年的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 网友
    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 网友
    如何预防燃气火灾?
  • 嘉宾 嘉宾
    使用燃气灶时,要有人看管,不要离人,防止火焰熄灭或燃气泄漏;禁止敲打液化气罐,严禁用火烤等方法对液化气罐加温;点火时,必须遊循先点火、后开阀放气的程序;经常检查灶具及管道有无泄漏、软管有无老化;不要私自安装拆改管阀和管道;燃气灶周围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教育未成年人不要玩火。
  • 网友
    如何防止沙尘暴的危害?
  • 网友
    煤气中毒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嘉宾 嘉宾
    室内用煤不装烟筒,或烟筒漏气,导致室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增高;室内使用煤火做饭时,门窗通风不良,容易造成一氧化碳停留时间过长;火灾现场容易产生一氧化碳;在相对封闭的空间,连续发动汽车,产生大量含有一氧化碳的废气;煤气热水器安装使用不当,自制土暖气取暖,发生泄漏、倒风。
  • 网友
    发生燃气泄漏,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 嘉宾 嘉宾
    检查燃气具的开关是否关闭,并关掉燃气总阅、熄灭火种,打开所有门窗,让燃气消散;切勿启动任何电器开关(如开灯或关灯),也不要在燃气泄漏区域使用电话及门铃;若燃气炉具已全部关闭,仍有燃气气味,应立即到室外无燃气气味的地方拨打电话,通知维修。
  • 网友
    城市中遇到水灾,应该怎么办?
  • 嘉宾 嘉宾
    及时了解城市水灾信息;迅速有序迁至地势较高的场所或选择距家最近、楼层较高,较方便的建筑物或楼房躲避;准备好饮用水、食品、医药等物品,以及救生设备;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信设备,与外界保持联系;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断折时,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落入水中者,要保持镇定,保持体力,尽量抓住水中漂浮物,并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驾车行驶时要避开低洼汇水处。
  • 网友
    暴风雪来临前,应该怎么办?
  • 嘉宾 嘉宾
    关注气象部门关于暴风雪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减少外出活动,外出车辆要采取防滑、防冻措施:;及时调整出行计划,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可能领航或封闭;做好防寒保暖准备,储备充足的食物和饮用水;不要待在不结实、不安全的建筑物内。
  • 网友
    在街面活动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网友
    如何防止溺水?
  • 网友
    室外怎样防雷击?
  • 嘉宾 嘉宾
    马上蹲下,双脚并扰:不要在大树底下,以及孤立的凉亭、草棚中避雷雨:马上停止农活或机械操作;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其他导电性高的物体;切勿游泳;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骑摩托车、骑自行车;若在开车途中,应尽量停车躲避。
  • 网友
    室内怎样防雷击?
  • 嘉宾 嘉宾
    关好门窗;远离室内金属管线;关闭电视机、收音机、关闭电源;不要接打电话、手机、不要使用热水器洗浴。
  • 网友
    地震发生时,如何避险?
  • 主持人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也非常感谢张局长在百忙之中参加我们这个节目。本次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 嘉宾 嘉宾
    感谢各位网友。
  • 嘉宾 嘉宾
    保持冷静,先观察火势,再选择逃生方式;选择安全出口,有序逃生,避免拥挤;逃生时,要用水浇湿衣服或毛巾,捂住口鼻,采用低姿行走,逃离火灾现场;若逃生路线被火封锁,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不断向门窗浇水,并发出求救信号,千万不要盲目跳楼;若身上已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不要使用电梯逃走。
  • 嘉宾 嘉宾
    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未成年人不宜外出,学生应由家长接送或老师护送回家;机动车减速慢行;若能见度差,骑车人应下车靠路边推行;行人横穿马路要注意观察;远离水渠、水沟、水库等,避免发生落水事故:远离高层建筑、工地、广告牌、树木等,以免碰伤。
  • 嘉宾 嘉宾
    注意看红绿灯;步行穿越马路时,应在人行横道内直行通过,不要突然横穿猛跑:不要翻越、倚坐路边护栏;有地下通道或过街天桥的地方,应走地下通道或过街天桥;不要在路边或行人较多的地方玩滑板;骑自行车时,不要随意横穿马路、不要带人,不要打闹或听音乐,不能与机动车抢行;不要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不要在马路上跑操。
  • 嘉宾 嘉宾
    不要到有“禁止游泳”、“水深危险”等设有警告标志的水域游泳;不要到陌生水域和水草丛生的地方游泳;不要到桥墩、航道和有暗流漩涡的水域游泳;不要在水中相互嬉闹,以免因呛水而窒息;不要在疲倦、饱食、饥饿、生病、情绪不佳以及酗酒后游泳;初学者不要到游泳馆的深水区游泳;下水前,准备活动要充分,以防止手足抽筋;游泳时感有寒意或有抽筋现象时,应立即登岸休息;不慎呛水时应保持冷静,设法调整呼吸至正常;不要到陌生的水域滑冰,以免冰面破裂,发生危险。
  • 嘉宾 嘉宾
    室内避险:选择教室、宿舍、礼堂等承重墙角地带,迅速蹲下,并注意保护头部:尽量躲进小开间,如厕所等相对安全地带;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躲避不结实的家具等,注意保护头部。室外避险:选择相对空旷地带或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远离高楼、桥梁、广告牌、海滨等;不要盲目跟随人流奔跑。
网友请设置昵称(无需注册登录)发言。
验证码:
图片直播
图片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