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快报第35期
来源:区政府办公室   时间:2025-08-06 16:12:58


上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8月06日


打造“枫桥式”司法所

夯实新时代基层法治建设根基

 

上街区司法局


近年来,上街区司法局以党建为引领,树牢“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为民理念,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法治力量,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深化 “枫桥式” 司法所创建,建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实堡垒。坚持以“枫桥式”司法所建设为契机,打造新时期基层司法所服务基层治理的“新名片”。一是强化基础建设。在全区实现五星规范化司法所全覆盖的基础上,以“枫桥式”司法所为标准拉高标杆,按照“高标准、一站式、窗口化”的要求,规范化司法所新职能、新业务“挂牌亮相”,全方位展现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新作为、新风貌。二是落实工作标准。围绕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重点业务领域,明确严谨规范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实行全方位“制度上墙”,确保各项制度要求精准落地、执行到位。常态化落实司法所周例会制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周报制度、重点任务周报制度等,推动司法所各项工作标准化开展。三是整合服务资源。以规范化司法所为阵地,优化整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普法志愿者等法律服务资源,落实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村(居)法律顾问机制、新入职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机制,推动法治建设、平安建设等工作在基层扎实开展,拓展基层司法所业务领域,助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二、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模式,夯实矛盾纠纷化解的有力根基。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将人民调解工作融入网格化管理,实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一是强化人民调解工作基础。常态化开展窗口服务督查、专项开展案件评查,确保工作作风持续向好;制定并落实人民调解案件回访制度,着重对调解案件真实性、调解结果满意度进行回访,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二是提升人民调解队伍素质。强化司法所工作人员和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着力提升人民调解员政治素养、法律水平和实战技能,确保受理案件、接待群众来访“答得出”“办得了”。总结和推出“全国模范调解员”1人、“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2人和“全市优秀人民调解员”5人作为先进典型,持续深化调解一线先进榜样效应,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向纵深发展。三是深化人民调解工作实效。常态化开展“践行枫桥经验,助力平安郑州”人民调解专项活动,创新“枫桥式”司法所“一所一特色”调解品牌,坚持“拉网式”排查与“精准化”调解相结合,实现基层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实质化解。以每年不少于1300件的调解量、98%以上的调解成功率,持续确保基层和谐稳定。

三、推进乡镇街道法治建设,提升基层依法行政的实际效能。积极发挥司法所法治参谋助手作用,协助乡镇(街道)开展基层法治建设工作,推动基层依法行政。一是多角度参与法治建设。司法所负责人每周固定列席乡镇(街道)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参与重大决策讨论、提出法律建议,积极推动法治思维融入基层依法行政全过程。目前,全区1镇5办司法所负责人列席率达83.33%。二是多点位开展法治审核。建立以法律顾问为主体、司法所协助、各部门参与的审查机制,对乡镇(街道)下发的红头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协助村(社区)完成自治章程、居民公约修订,确保“小章程”符合“大法律”,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三是多载体深化依法治理。利用各类阵地定期举办法治对联、法治书法作品展、法治主题演讲等法治文化活动,把法治文化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持续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鼓励其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基层网格化治理等工作,持续发挥其法律带头人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区共培育“法律明白人”410余人。

四、加强特殊群体稳控矫正,筑牢平安和谐的坚固防线。充分发挥司法所职能作用,加强特殊人员管控,积极参与基层平安建设,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做好安置帮教人员帮扶教育。严格按照“一人一档”工作要求,构建司法所、派出所、社区(村)安置帮教共建机制,开展经常性家访谈话、生活帮助和就业帮扶,做好对再犯罪风险的早期防控。二是推进社区矫正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社区矫正中心智慧化,充分发挥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赋能作用,借助“豫矫通”APP实现社区矫正对象全时段、动态化监管,严格落实重大时间节点社区矫正对象管控措施,筑牢特殊人员管理“防火墙”,构建以区社区矫正中心为核心、辐射多个司法所的无缝隙智慧化社区矫正网络。三是完善矫正帮扶机制体制。全面落实与郑州市社区矫正警察第四支队的常态化协作机制,形成“司法行政+矫正警察”的工作合力,形成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威慑。定期召开司法所风险研判会议,实行“发现问题—分析研判—落实责任—化解隐患”的全链条工作机制,构建起常态化、精细化的风险防控体系。2025年全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90余人,持续确保“零脱管、零漏管、零重新犯罪”,有效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本期送:区县处级领导

发:峡窝镇、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

责任编校:政府办信息调研科                       (共印50份)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