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7月03日
上街区农业农村局聚焦重点 推动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
上街区农业农村局
上街区农业农村局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工作的总纲领,紧扣“两高四着力”,聚焦粮食安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乡村振兴、“三资”管理、河长制五大领域,全力推动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筑牢根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石。上街区农业农村局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守耕地红线,遏制“非农化”“非粮化”。截至目前,上街区夏粮已收获2502.8亩(其中小麦2347.8亩,油菜155亩),秋粮已完成玉米种植2025.8亩,超额完成全年市定种植目标任务。今年累计组织市、区植保专家开展田间巡查指导20余次,组织收听收看专题培训8场次,覆盖农户150余人次,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户、精准到田,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力保全年粮食丰产丰收,稳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二、加强源头管控,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是民生大事。上街区农业农村局加强农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质量追溯体系,加强源头管控,严格投入品管理。加大抽检力度,严厉打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积极促进农药使用减量增效。2025年以来,已开展水果、蔬菜、粮食作物定量检测共28批次,合格率100%。组织开展畜产品“瘦肉精”专项检测,共抽取62份尿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发现违法使用“瘦肉精”情况,同步对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开展检查,未发现有违规添加行为。
三、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农民增收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上街区农业农村局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大坡顶村以哈密冰糖薯为主要特色的农产品,深耕红薯产业,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红薯全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利用冯沟村盘活的闲置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培育冬枣、梨、葡萄等经济作物;鼓励魏岗村发展脆甜柿种植,目前已育苗20亩;支持观沟村种植山药约80亩。特色种植发展进一步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逐步形成集体农户利益共享的多赢格局。
四、加强“三资”监管模式,守护农村集体“家底”
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维护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做好集体资产管理,上街区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加强“三资”监管。一是全面落实财务公开,督导各村每月10日前完成财务公开,公开内容要完整清晰,通俗易懂,公开时间不少于15天。二是应用全国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开展会计核算,整治农村记账不统一、不规范问题。三是指导各镇(办)完善农村财务支出审批、民主理财、民主决策、财务公开等各类财务制度60余项。2025年以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相关培训3次,增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与村干部法律意识,提升业务素养。
五、压实各方责任,稳步推进河长制工作
上街区农业农村局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要求,推动各级河长履职尽责,持续强化河湖管理能力建设。截至6月20日,全区各级河长累计巡河569次,月度巡河率均为100%,位于全市前列(区级河长巡河7次,镇办级河长巡河11次,村级河长巡河171次,巡察员巡河380次),交办完成整改各类问题5处。通过河长巡河,及时发现并处置问题,构建起常态化巡查、管护、治理工作体系。
六、持续提升防汛应急能力,筑牢安全防汛屏障
在防汛减灾工作中,上街区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重要理念,以汛前隐患排查和汛中动态管控为抓手,聚焦河道险工险段、堤防薄弱环节等关键部位,强化日常巡查监管。对围垦河道、破坏河堤等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整治态势,累计排查并处置风险隐患2处;组织专项行动清理汜水河河道内高秆水草等阻水障碍物,保障河道行洪畅通,筑牢水利工程防汛基础。成立河道及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专班,组建涵盖水情监测、抢险救援等职能的60余人队伍,明确18名河道、淤地坝防汛责任人,将责任细化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各环节。同时,结合防汛实际需求,完善应急预案,通过桌面推演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防汛培训演练4场次,参训人员达120人次,有效提升干部职工防汛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防汛队伍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步,上街区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两高四着力”为指引,在助农稳产上再发力、在乡村产业上再突破、在“三资”监管上再强化。通过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凝聚发展合力,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全力谱写上街区乡村振兴新篇章,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本期送:区县处级领导
发:峡窝镇、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
责任编校:政府办信息调研科 (共印5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