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2月26日
区人社局多举措推进创业担保贷款提质增效 创新政策落实,充分发挥叠加效应。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积极联合担保机构和银行深入钻研相关政策文件,不断提升政策落到实处。同时通过区、镇办、村(社区)三级群众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了解到创业担保贷款惠民利民的大好政策,充分发挥了创业担保贷款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作用。创新工作效率,有效精简办事流程。深入落实“一次办好”要求,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打通各部门数据壁垒,在业务受理窗口接入社保查询系统,现场核验贷款人贷款资格和担保人资格,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贷款人经营项目的真实情况,避免重复提交。创新服务质效,不断缩短放贷周期。与合作金融机构密切配合,联合开展贷前调查,相互认可调查结果,不断提高贷款服务质量和效率,做到“应贷尽贷、应贷速贷”。开展业务培训和贷后回访工作,了解业务办理困难,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深入推动创业政策落实落地、服务提质增效。截至目前,我区共发放创业担保88笔共计2150万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3笔640万元,返乡农民工贷款55笔980万元,大学生贷款1笔15万元,带动就业238人,在郑州市率先提前超额完成了年初的市定目标任务。(区人社局)
新安路街道:红色领航做精服务 助推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做优助企服务,提振企业发展信心。释放政策红利,积极整合省市区惠企政策,制定针对性帮扶政策“大礼包”,以线上宣、线下讲、上门送等方式,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助企纾困解难,积极开展“冬日惠企暖心”专项行动,对30家规上企业实施科级干部分包+驻厂员跟踪服务制度,走访企业问需解困,确保企业难题应办尽办、应办快办。做优惠企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压茬推进项目进度,实时掌握项目进展和推进瓶颈,不定期联合区发改委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席会议,加快推进立项、备案、环评等手续办理,保障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2022年新引进海铁联运国际化班列已常态化开行。持续改善经济结构,组织街道、社区近百名党员担当“招商员”,大力开展楼宇招商、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街道经济发展后劲。目前正在与清华启迪智能制造孵化园、再生金属循环利用等项目进行广泛招商、深入对接。做优强企服务,提升企业内生动力。突出抓好“两个覆盖”,对电子商务、快递外卖等新兴业态进行大起底,以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消除非公领域党建“空白点”。突出抓好党建指导,选派14名党建指导员挂钩联系驻地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并发挥6个社区党组织的“近邻”优势,以走访宣传等方式,对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员发展、组织建设等工作开展专业指导,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主要负责人、业务骨干向党组织靠拢,今年以来已发展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员2名。(区新安办)
中心路街道:多维度综合治理 助力辖区市容品质提升 一是驻足城市容貌,打造“文明街区”。坚持“一路一协管”原则,每条路段安排专人值守,对沿街商户乱停乱放的电动车、自行车进行劝阻,引导统一规范停放。同时进行不间断巡查,制止不文明停放现象,截至目前,已规范非机动车停放700余辆,劝导各类不文明停放行为500余起,有效保障了安全畅通、整洁有序的街区环境。二是优化监管模式,提升“街道秩序”。在巡查和整治上齐抓共管。围绕辖区主次干道、医院周边和居民举报投诉较为集中的重点区域开展游商专项治理行动,对违规售卖商贩、超大超宽车辆占道经营进行劝返,共治理各类游商行为800余起,有效整治流商占道经营难题,打造有序的街道形象。三是依托数字平台,实现“智能管控”。利用数字城管平台,将城市管理的触角延伸至“末端神经”,对店外乱摆、环境卫生、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非法小广告等突出问题,实行线上接单、线下办结的形式,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置问题、解决问题,已整治各类问题2000余起,有效实现智能管控全覆盖。(区中心办)
济源路街道:深入开展冬春火灾防控工作 深化重点领域排查治理。加大对“多合一”场所、“九小”场所、沿街门店、仓储物流、居民楼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检查发现的隐患问题,逐个建立隐患问题、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三个清单”,严格落实“十个一律”刚性措施,抓实隐患“排查、整改、销案”工作闭环。突出风险隐患综合整治。充分发挥“物业+网格员+党员+志愿者”模式,将“多合一”违规留宿人员、违规用火用电用气、违规安装防盗窗、电动自行车室内违规停放充电以及安全出口不畅通、防火分隔不到位等隐患问题纳入日常巡查工作内容,开展常态化隐患检查。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培训。定期选取典型火灾案例,通过老年大学、活动室、文化广场、微信群以及宣传栏广播、标语等多种渠道,全口径推送,切实提升居民小区、“九小”场所和沿街门店的消防意识,坚决防范消防事故发生,确保辖区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区济办)
本期送:区县处级领导
发:峡窝镇、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
责任编校:政府办信息科 (共印50份)